close
春秋時代,吳王闔閭有一天領邱攻打越國,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射中右腳,以致傷重死了。遂由他的兒子夫差繼任王位。過了三年,夫差帶兵前往越國報仇,一下子就圍住了越國都城會稽。勾踐無力抵抗,只得投降;夫差要勾踐夫婦到吳國,且在闔閭墓旁的石屋裏,擔任守墓和養馬的事情。
勾踐雖然被俘,但並未打消復國報仇的志願。他表面極力作出對吳王夫差忠心順服的樣子,目的在取得夫差的信任。夫差每次出去遊玩,勾踐總是拿著馬鞭走在車子前面。有一次夫差有病,勾踐竟拿起夫差的糞便來用嘴嘗味道,說這樣可以預測規差病好的日期。恰巧,夫差病好之日正如勾踐說的一樣,於是夫差便認為勾踐確實對他非常愛護和忠心,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去了。
勾踐回國以後,立志要報復滅國的仇恨,就艱苦奮鬥,去治好國家的事情,夜裏睡在柴草上面,不用被褥,同時在起坐和睡覺的地方,懸掛一個苦膽,吃飯和睡覺以前,都要用嘴嘗一嘗。還時常哭著說:「會稽,會稽……」,表示不忘記會稽失敗被俘的恥辱。經過十年生聚(發展生產,積聚力量),十年教訓(訓練和武裝百姓),終於把吳國打敗了。夫差因此自殺。而越國便成了當時最強盛的國家。
從此以後,人們就根據這個故事,引伸為「臥薪嘗膽」這句成語,比喻人刻苦自勵,決心圖強,以恢復舊業或達到自己懷抱的志願。
摘錄自《成語字典》附錄
全站熱搜